1. 242net必赢

      1. 产品列表PROUCTS LIST
        新闻动态NEWS
        技术文章Article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异核体的形成
        点击次数 :1592 更新时间:2016-01-11

            霉菌是发酵工业产品的重要菌种,特别是抗生素和酶制剂 。霉菌杂交育种是利用霉菌的准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和分离现象,将不同菌株的优良特性集合到一个新菌株中去,从中筛选出具有高产和优良特性的新菌株 。

        1.异核体的形成

        (1)直接亲本的选择 用来进行杂交的两个野生型菌株叫原始亲本 ,它们在基本培养基上能够形成丰富的孢子,并且具有较强的重组性能 。原始亲本经过诱变以后得到各种突变型菌株,假设这种菌株是用来作为形成异核体的亲本,就叫直接亲本。直接亲本形态上必须稳定,其原始菌株还要携带明显营养标记和辅助标记等生理特性 ,如营养缺陷型 、耐药性、产量特性等,目前应用普遍的是营养缺陷型菌株 。

        (2)异核体的形成异核体是由两种不同基因型的菌丝细胞融合产生的 ,只有具有交酝型的菌株才能形成异核体。由两个含有不同营养缺陷型标记的直接亲本经细胞融合形成的异核体由于已经进行了质配,因此异核体在生长过程中具有了亲本细胞各自缺陷的营养生长能力,这就是营养互补作用,使得异核体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异核体形成的过程是要将两个直接亲本菌株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进行混合接种、培养,使两个配对菌株的细胞彼此接触 ,进而促进细胞壁融合和细胞质交流 ,产生异核体 。主要方法有*培养基混合法 、基本培养基衔接法和有限培养基培养法 。

        ①*培养基混合法将配对菌株的孢子混合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待长出幼嫩菌丝后 ,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数次,除去黏附的培养基,把菌丝撕碎,并涂布于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直至长出异核体的菌丝丛,挑取其上的孢子移到基本培养基舒面上保存。此法特别适合于两个直接亲本的分生孢子不易融合的情况 。

            另一种*培养基混合法是把两个直接亲本的分生孢子混合接种于*培养基斜面上,培养5~8天后,形成为数很少的异核体,进一步纯化分离,可以获得异核体的单个菌落,移接到基本培养基上保存。

        ②基本培养基衔接法取两个亲本菌株新鲜斜面上的分生孢子 ,用生理盐水洗涤数次,制成高浓度的孢子悬浮液 ,分别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涂接到基本培养斜面上 ,接种长度约为斜面的2/3 ,而两菌株接种的衔接部分约为1/3。培养后,衔接部分长出异核体菌丝丛。进一步考证、纯化,移人斜面保存。该法获得异核体频率很高。

        ③有限培养基培养法有限培养基(LM)是由*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以1:9比例组成。有限培养基培养法可分为液体静止培养法和固体平板培养法两种。液体静止法是在液体有限培养基中接入两个配对菌株的分生孢子,培养l~2天后 ,将长出的幼嫩菌丝撕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 ,培养6~8天,将长出的异核体菌丝丛移人斜面保存。固体平板培养法是将两个配对菌株的分生孢子等量混合制成孢子悬浮液,涂布到有限培养基琼脂平板上,培养6~8天后 ,在两个亲本菌落间形成异核体菌丝丛。

        (3)异核体的检出 在进行异核体检出时尤其要排除由亲本互养产生的菌落。所谓互养是指,有时两个不同营养缺陷的亲本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时.由于彼此十分靠近,尽管没有发生细胞融合,但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培养基的渗透可以互为对方所利用,弥补各自的营养缺陷 ,从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由于发生互养现象的亲本菌株间并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转移,因而可以在接下来的筛选中排除,筛选出真正的异核体。主要方法有 :①把以上异核体菌丝丛中的菌丝,单*条一条地挑取 ,置于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凡是能重新形成菌落的 ,即为异核体 ,这种方法可以排除互养菌株。②把异核体菌落上的大量分生孢子涂布在基本培养基上.如能形成为数不多的杂合二倍体菌落 ,则为真正的异核体,否则就不是异核体 ;或者将异核体菌落培养到一定时间 ,在*的异核体孢子颜色的菌落上,出现类似野生型孢子颜色角变或斑变的杂台二倍体,说明菌落确是由异核体形成的。

        上一篇 4种测抗原抗体的方法 下一篇 细胞培养常用试剂

        上海242net必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流量 :492074  GoogleSitemap  ICP备案号:沪ICP备14030958号-9
        电话:021-69985186  手机:15021460884  联系人:吴先生  邮箱:3004979817@qq.com

        收缩
        • 在线咨询
                1. XML地图